玉楼春·城上风光莺语乱
【宋】钱惟演城chénɡ通上shànɡ仄风fēnɡ通光ɡuānɡ平莺yīnɡ平语yǔ仄乱luàn仄韵,
城chénɡ通下xià仄烟yān通波bō平春chūn平拍pāi仄岸àn仄韵。
绿lǜ通杨yánɡ平芳fānɡ通草cǎo仄几jǐ仄时shí平休xiū平,
泪lèi通眼yǎn仄愁chóu通肠chánɡ平先xiān平已yǐ仄断duàn仄韵。
情qínɡ通怀huái平渐jiàn通觉jué仄成chénɡ平衰shuāi平晚wǎn仄韵,
鸾luán通镜jìnɡ仄朱zhū通颜yán平惊jīnɡ平暗àn仄换huàn仄韵。
昔xī通年nián平多duō通病bìnɡ仄厌yàn仄芳fānɡ平尊zūn平,
今jīn通日rì仄芳fānɡ通尊zūn平惟wéi平恐kǒnɡ仄浅qiǎn仄韵。
韵脚:【上阙】乱『十五翰去声』、岸『十五翰去声』、断『十五翰去声』,仄韵;
【下阙】晚『十三阮上声』、换『十五翰去声』、浅『十六铣上声』,仄韵。
【格律说明】平:填平声字(阴平(第一声)、阳平(第二声));仄:填仄声字(上、去或入声:上声(第三声)、去声(第四声));通:可平可仄。标红色为古今声调不同。
图片
图片
赏析
洛阳城头的莺啼总在清明前后变得尖锐。钱惟演站在五凤楼的飞檐下,看那些金丝雀般的鸟影掠过宫墙,将满城烟柳搅成浑浊的漩涡。护城河的春水拍打着石岸,浪花里翻涌着前朝的碎瓷片——那是宋太祖当年"杯酒释兵权"时摔碎的定窑白瓷,如今被春波磨成温润的玉色。
"绿杨芳草几时休"的诘问,竟似汴河堤岸的柳枝,在风里写下无人能解的谶语。钱惟演想起年轻时在南唐旧都见过的芳草,李后主词中"离恨恰如春草"的句子,原来不是比喻而是预言。此刻洛阳官道上的草色更显凶险,它们从汴京御街的砖缝里钻出,沿着太行山的褶皱蔓延,将整个中原染成刺目的碧色。
"鸾镜朱颜惊暗换"的瞬间,总在更衣时分降临。钱惟演在平康坊的琉璃厂定制的菱花镜,镜背錾着的缠枝莲纹日渐模糊。他记得景德年间随真宗封禅泰山时,这面镜子尚能映出眉宇间的英气。而今晨起对镜,竟看见寇准的影子从镜中浮现——那个在澶州城头夜赌军情的宰相,此刻正用衰老的面容嘲笑着镜外的自己。
从"厌芳尊"到"惟恐浅"的转变,比江州司马的青衫更湿冷。钱惟演在西京留守府的地窖里藏着前朝的葡萄美酒,酒坛上残留着"梁园宾客"的封泥。年轻时因风疾戒酒,总嫌那琥珀色的液体灼人喉舌。而今独坐明园,却觉得连汝窑天青釉的酒盏都嫌太浅,盛不住满腹的汴京旧事。
"泪眼愁肠"的意象里,藏着更精密的时光刻度。钱惟演在嵩山崇福宫养病时,见过道士用日晷测量春分。铜针的阴影每移动一分,石阶上的苔藓就加深一层。这种缓慢的谋杀让他想起父亲钱俶的禅位诏书,当年吴越国的玉玺被太宗皇帝的龙袍覆盖时,时光的匕首就已经刺入钱氏子弟的血脉。
"城上风光"的"城"字,是北宋百年繁华的切片。钱惟演站在洛阳周王城遗址上,看春燕啄着夯土层里的前朝瓦当。这些被时光磨圆的陶片,有的印着汉代的云气纹,有的刻着唐代的宝相花,而今又被北宋的春泥包裹。他忽然懂得,自己不过是历史褶皱里的一粒尘埃,随春风起落,终究要沉入某个王朝的夯土层。
"情怀渐觉成衰晚"的哀叹,与艮岳山的奇石形成奇妙互文。钱惟演在参与编纂《册府元龟》时,常随真宗皇帝巡视寿山艮岳。那些从太湖底打捞的怪石,在汴京的春光里显得格外狰狞。如今想来,那些被铁链锁住的"神运石",何尝不是士大夫阶层的隐喻?他们被皇权的锁链固定在朝堂,眼睁睁看着青春与理想在春风中风化。
某个暮春雨夜,钱惟演在洛阳的藏书楼重读《南唐书》。雨水顺着鸱吻渗入屋内,将徐铉的墨迹晕染成泪痕。他忽然发现,自己对故国的记忆竟与这册古书同样脆弱——那些吴越国的宫娥、临安城的桂子、钱塘江的潮声,都在北宋的春雨里渐渐褪色,最终化作词笺上的墨渍。
"今日芳尊惟恐浅"的悖论,比晏几道的"彩袖殷勤捧玉钟"更显苍凉。钱惟演在明园的牡丹宴上,看歌伎们舞动的水袖搅碎月影。他想起年轻时在南唐宫廷见过的"拂舞",那些广袖如云的舞姿原是为帝王祝寿,而今却成了士大夫消解春愁的仪式。当酒盏中的月影被泪水搅碎,他忽然明白,这满园春色不过是时光的赝品。
当钱惟演在洛阳病逝,这首《玉楼春》便成了他的文学陵墓。百年后,朱熹在武夷精舍讲学时,将此词与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并论,说它们都是"士大夫精神的丰碑"。此刻,词中的莺语仍在洛阳城头萦绕,绿杨芳草依旧年年返青,而那个在春光中痛饮的词人,早已化作北宋文化地层里的一粒朱砂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